家電維修“黑幕”大起底:這4個套路讓你多花3倍錢!
發布時間:
編輯:
家電維修市場亂象叢生,消費者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進“黑幕”陷阱,多花數倍冤枉錢。以下4個常見套路,務必警惕!
套路一:虛構故障,小病大修
部分維修人員利用消費者對技術的不熟悉,將小問題夸大成“核心部件損壞”。例如,空調不制冷可能只是濾網積灰,卻被謊稱“壓縮機報廢”,需高額更換;電視黑屏本可調試,卻被說成“主板燒毀”,維修費瞬間翻倍。
套路二:偷換配件,以次充好
維修時,維修人員可能將客戶電器上質量完好的原廠配件偷偷換下,用翻新件或劣質零件替代。如洗衣機電機本無故障,卻被換成二手電機,導致維修后故障頻發,消費者被迫反復維修。
套路三:收費不透明,坐地起價
維修前不報價,維修后“獅子大開口”是常見手段。如上門費、檢測費、高空作業費等層層加碼,甚至虛報材料用量。某消費者加氟被收600元,實際1匹空調僅需加5-6個壓,市場價約30元/壓。
套路四:虛假宣傳,冒充官方
通過社區小廣告、網絡平臺虛假宣傳,冒充品牌官方售后。消費者誤信后,維修人員上門后以各種理由收取高額費用,且維修質量無保障,出現問題后難以追責。
防坑指南:維修前要求書面報價,明確總價;全程監督維修過程,保留舊配件;通過品牌官網、官方客服預約維修,認準官方渠道;維修后索要蓋章收據,注明故障原因及更換配件明細。